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缩水的现象都很常见。比如:衣服缩水穿久了,大家都习以为常。但你想过房子缩水吗?因此,在买房的过程中,房子缩水的现象屡见不鲜,一不小心就会中了开发商的陷阱。所以,小超想说的是,买房请注意的5大缩水陷阱的现象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
1.房屋面积缩水
很多时候在面临交房的时候,实际的面积与合同中的面积不符。合同有约定的从约定;无约定的误差比例在3%以内的双方据实结算;若超过3%买房人可要求退房并主张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。为了应对房屋面积缩水,购房者最好在签订合同时,约定好房屋建筑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。
购房者必读!开发商常见的5个缩水陷阱!快检查一下你家中没中?
2.楼盘的规划缩水
买房为了吸引购房者,开发商常常会在前期把楼盘规划的特别好,然后还会在合同中约定免责条款。等到真正交房入住的时候,就和前期规划的大不相同了。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楼盘规划缩水的现象,购房者可要求开发商把这个规划写入合同中,并且约定高额的违约金。
购房者必读!开发商常见的5个缩水陷阱!快检查一下你家中没中?
3.楼盘配套缩水
在买房的过程中,很多人都只关注着房屋的基本情况,却忽视了周边楼盘的配套设施问题。这样就会有机会让开发商钻了空子,导致楼盘配套缩水。为了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,要事先把相关条款明确约定进合同中,并且要注明违约处罚。
购房者必读!开发商常见的5个缩水陷阱!快检查一下你家中没中?
4.房间高度缩水
由于房间高度是不容易测量的,所以多数购房者在验收房屋时往往会忽视了它。殊不知,这正是开发商下手的地方,比如可以将房间的高度从2.95m降低至2.9m,从而能够在中间赚取一些费用。为了应对房间高度缩水,购房者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房间高度,并约定违约赔偿金额。
购房者必读!开发商常见的5个缩水陷阱!快检查一下你家中没中?
5.建筑材料缩水
为了避免装修,能够尽快入住,不少购房者都会选择精装房,因为精装房拥有着入住快,方便既住的优点。不过,越是装修精美的房子,开发商越容易偷工减料,比如在建筑材料上使用一些不知名的杂牌。为了应对建筑材料缩水,购房者最好在合同中约定建筑材料的品牌与价格,并明确约定违约责任与赔偿标准。
来源:网络